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 理智决策 (第2/6页)
却很突出,即如何突破志愿军的防线。 如同黄峙博判断的那样,在选择进攻方向的时候,博茨曼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三条线路中,他首先排除了中部战线,原因就是黄峙博的部署完全针对联军在中部战线取得突破。如果博茨曼不这么做,而是把主力放在中部战线上,恐怕在到达第二十四集团军的防线之前就会遭到夹击。 这下,博茨曼觉得有点棘手了。 在他最初的安排中,就是把突破点放在中部战线上的,认为只要能在中部取得突破,联军就能掌握主动权,然后寻找机会在东线、或者西线歼灭志愿军的主力部队,为下一步的大纵深突击打下基础。 现在,中部战线走不通,只能在两端想办法。 博茨曼首先想到东线,毕竟从第二次战役开始,志愿军把主力放在西线,东线只有一个集团军,还是最早入朝作战的第六十五集团军。用一个集团军守卫一百多公里的战线,肯定有点勉为其难。 只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博茨曼发现,东线也不一定走得通。 不是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战斗力强悍,而是东部战场上的的地形,让两个美军装甲师很难有用武之地。此外,第六十五集团军在东线呆了两个多月,构筑了好几道防线,特别是在元山以北地区,公路与铁路线集中在一起,沿途有很多供志愿军守卫的据点与要塞,联军就算能打到元山,也只能逐一攻克志愿军的防线,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打到咸兴。再进一步,就算能打到咸兴,联军也不会踏上盖马高原,而会转向西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