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一枚导弹 (第5/6页)
“先进海麻雀”有主动雷达引导头,具有很强的自主作战能力,发射前只需要获取目标的大致信息,比如来袭方向。 可是要想提高导弹的作战效率,就得提供精确引导。 结果就是,“超饱和拦截”仍然没能击落全部反舰导弹,最终还是有二十多枚反舰导弹成功突破了舰队的中层防空网。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绝对是一场灾难。 六点十五分,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出现在海面上的时候,第一枚c-806在离舰队旗舰“足柄”号大约十五公里处引爆。 导弹上配备的不是半穿甲战斗部,而是电磁战斗部。 当时,第三护卫群里的十艘战舰中,至少有六艘在离爆炸点二十公里以内,另外四艘离爆炸点都不到三十五公里。 仅此一枚导弹,就彻底毁灭了第三护卫群的生还希望。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这次攻击中,中国海航首次大规模使用携带了电磁战斗部的反舰导弹,大概占到了总量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至少有二百八十枚反舰导弹携带了电磁战斗部。 更重要的是,这些导弹没有单独反射,而是混在了导弹群里。因为只更换了战斗部,所以信号特征与其他反舰导弹完全一样。在进行反导拦截的时候,日本战舰不可能对来袭反舰导弹进行区分,也就不可能重点拦截携带了电磁战斗部的反舰导弹。只要有一枚反舰导弹突破了中层防空网,就能为后面的反舰导弹打开突破口。用导弹攻击瘫痪在海面上的战舰,不比打靶困难多少。 要知道,日本战舰不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