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 民间力量 (第3/6页)
之后,国内电视剧中,以往盛行的清宫戏、抗日剧开始销声匿迹,代之以描述盛唐与秦汉时期的古装戏,特别是历史大片。在二零二七年,一家民营制片公司还耗资二十八亿元,把“唐学会”几名历史学家联合出版的历史书籍改编为剧本,拍摄了一部总共五十集,以唐朝大将高仙芝远征西域为主题的历史大片,在开播后获得了高达百分之二十二的收视率。随后,该制片公司把唐朝的历史拍成了剧集,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一直是国内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 除了电视剧,电影题材也悄然转变。 只是,电影的主要题材不是历史,而是现代战争。比如在二零二九年,中国海军远征印度洋的作战行动被改编成电影。为了协助拍摄方,海军还专门派遣“黄河”号航母战斗群前往印度洋。有趣的是,因为借用了牧浩洋等人的人物形象,在电影上映之后,牧浩洋等人还拿到了一笔版权使用费。 这些文化层面上的东西,非常直观的反映出了社会文化的基本面貌。 可以说,当时中国人的情绪非常复杂。 当两股不同的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必然迸出火花,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最终都会在国家的基本政策上得到反映。 也正是如此,易援朝的理想主义才有足够多的支持者。 只是,如同李明阳所说,民众可以存在幻想,但是作为军人,特别是掌握了实权的军人却不能有任何幻想。 和平崛起确实是一种选择,却不是当前的选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