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十二章 幕后推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幕后推手 (第2/6页)

造第二艘,取代战术性能存在严重缺陷的“维克拉马迪亚”号与战术指标非常差的“维克兰特”号。但是这个结果,仍然让今井利村较为满意,也让参与建造工作的三菱神户造船厂赚得盆满钵满,变相降低了“赤城”号的造价。

    要知道,日本防卫省在取消“赤城”级二号舰的建造计划时,神户造船厂已经向下游厂商下达了部分设备的订单,舰体用钢材已生产三千五百吨,如果取消订单,神户造船厂要么独自支付违约赔偿,要么状告防卫省。通过帮助印度建造航母,不但解决了这个问题,还为下游厂商提供了更多的订单。

    “维拉特”号能在动工四年后下水,在二零二七年中期完成舾装,与此不无关系。

    用外界的话来说,“维拉特”号就是“赤城”级的二号舰,百分之八十的设备与材料由日本提供,只是在印度完成组装。

    至于印度造船厂从中学到了多少经验,恐怕就不那么理想了。

    与“赤城”号相比,“维拉特”号的最大区别在起飞方式上。因为美国不肯向印度出售电磁弹射器,也没有批准f-35c的出口合同,所以“维拉特”号只能采用跃飞甲板,以及国产的lca舰载战斗机。

    美国不肯出售电磁弹射器与f-35c战斗机,不是害怕技术泄密,而是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向印度推销f-35b战斗机,让f-35b的生产线能够运转到二零三二年,不然将在二零二九年关闭。美国推销f-35b,而不是f-35c的原因也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