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四十一章 标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标杆 (第3/6页)

东造船厂已经在二零一七年的竞标中胜出。虽然海军在二零一九年十一月才下达订单,但是在此之前,广东造船厂已经完成了建造准备工作。

    此外,在建造“北京”号的时候,主要采用了模块化建造方式。

    为了平衡南北两大造船厂,“北京”号的姊妹舰“上海”号安排在青岛造船厂进行,而且两家造船厂分别承担不同模块的制造工作,承建的造船厂,实际上只负责把各种任务模块组装起来。

    因为海军需要证明大型巡洋舰的价值,所以“北京”号的建造任务排在首位。

    按照海军的安排,“北京”号完成海军测试之后,才会下达第二批两艘的订单,也就得让“北京”号尽快服役。

    如此一来,相当于两家造船厂同时建造一艘巡洋舰。

    从工时上讲,“北京”号相当于在一家造船厂承建的情况下,花了三年半的船台时间才完成基础建造。

    这样看来,建造周期就不算短了。

    作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巡洋舰,“北京”号的战术指标非常高。

    在四台二十五兆瓦燃气轮机驱动下,“北京”号在一万一千五百吨的标准排水量时,最大航速达到三十四节,即便达到一万三千七百五十吨的最大排水量时,最大航速也能达到三十节。以燃电交替模式驱动,能以十八节航行七千五百海里。如果直接驱动,则能以三十节航行三千海里。

    武器系统上,“北京”号以一套主/被动双模式相控阵雷达为核心,配合四部火控照射雷达能够同时引导三十二枚防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