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支柱 (第5/5页)
水。如果适当加快配套模块的制造速度,肯定能在二零三四年底服役。如果战争威胁加大,特别是中央确定了由总参谋部提交的战争计划,那么在二零三五年之前,第二批的后四艘巡洋舰也有可能在二零三五年之前完成。 也就是说,到时候,中国海军至少拥有十六艘大型巡洋舰。 对于仅有七艘航母,而且其中一艘不具有作战能力的海军来说,十六艘大型巡洋舰绝对是绰绰有余。在确保为每支航母战斗群提供两艘巡洋舰的情况下,还能用剩下的四艘巡洋舰组成特混舰队。 至于这些巡洋舰能在战争中发挥多大的作用,牧浩洋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原因很简单,“台湾”级就是在他的推动下诞生的,而且其战术指标是在牧浩洋负责海军装备建设时制订的。更重要的是,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后的那场模拟演习中,牧浩洋应用的就是这种大型巡洋舰。此后,海军还根据模拟演习的结果,对“台湾”级的具体性能指标做了调整。比如,在作为对地打击主力的大口径电磁炮上,海军就提高了射程指标,要求至少能达到三百五十公里。事实上,由西南电磁设备研制所设计的二百零三毫米电磁炮在使用次口径炮弹时的最大理论射程达到了五百五十公里,如果开发出增程炮弹,还能进一步提高最大射程。 如果说“昆仑山”级航母是舰队的核心,那么“台湾”级就是舰队的支柱。 只是,在一支具有全面作战能力的舰队中,绝对不止有航母与巡洋舰,还需要执行其他任务的战舰。 这其中,至少少不了被称为“海上多面手”的驱逐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