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三十五章 支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支柱 (第3/5页)

多能够投掷重量为一百五十公斤的炮弹。如果能够将电磁炮的射速提高到每分钟三十枚,则能用两门电磁炮达到海军提出的作战标准。事实上,电磁炮的射速远不止每分钟三十枚。在测试阶段,两种型号的二百零三毫米电磁炮的最大射速都超过了每分钟六十枚。也就是说,理论上,只需要一门这样的电磁炮,就能满足海军的基本战术要求。

    当然,在设计中,没有哪家造船厂只为排水量两万吨的核动力巡洋舰配备一门主炮。

    青岛造船厂能够脱颖而出,除了在设计阶段就采用两门电磁炮之外,还与巨大的改进余地有关。

    按照最终通过审议的设计方案,“台湾”级将以模块方式进行建造,即战舰的动力、武器、电子等系统,都将做成单独的模块,方便进行进行升级改造。这种设计方式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比如在可控聚变技术成熟之后,可以非常方便的更换动力模块,为战舰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支持。又比如,在执行作战任务之前,可以根据任务需求,灵活调整战舰的武器配备方式。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用来执行对地打击任务,“台湾”号除了配备两门电磁炮,还能搭载上百枚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与战术弹道导弹,甚至能够搭载执行攻击任务的倾斜旋转翼飞机与武装直升机。如果执行舰队防空任务,则可以减少一门电磁炮,增加一个有一百二十八具垂直发射筒的导弹模块。如果执行的是反导拦截任务,可以在垂直发射系统中携带更多的反导导弹。

    灵活的武器配备,赋予了“台湾”级非常强大的作战能力。

    更重要的是,所有任务模块都可以在港口进行更换。在基础设施齐备的情况下,更换周期仅为二十四小时。

    当然,模块化设计,也并非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