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六章 进攻受阻 (第5/6页)
速器取代德国货,毕竟从美国采购没有多大问题。 只是,这两种方案都不理想。 前者的话,发动机功率太小,必然导致k2的机动性能大幅度降低,而机动性又是k2的主要优势性能。后者的话,燃气轮机的耗油量太大,而k2的主油箱本来就不大,导致战斗行程大幅度降低。 权衡之后,韩国还是选择了前者。 这样一来,从十月份开始,大部分k2使用了k1a1的动力系统。 为了提高产能,韩国军火生产商还不得不给k2瘦身,以降低生产成本。比如,在新生产的k2上,全部采用了四十四倍径的一二零坦克炮,复合装甲的质量也有所降低,防护能力大幅度缩水。 当然,这些变化在外表上看不出来。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韩军的后勤保障体系。虽然在战争爆发之后,联军共用后勤保障系统,美国非常“无私”的为韩国提供了包括弹药在内的军事援助,但是在一些尖端军事装备上,美国仍然非常自私。比如,当时美军使用的一二零穿甲弹主要是m829a3,而提供给韩国的仅仅是m829a1。别看只是番号上的区别,这两种穿甲弹在性能上天差地别。前者的最大穿甲深度达到了八百五十毫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穿甲弹之一,能在两千米的距离内摧毁任何一种主战坦克,而后者的穿甲深度只有六百毫米左右,对付早期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还没有多大问题,可是在对付99改这类三代半主战坦克时就很吃力了,即便在一千米以内不见得能够奏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