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舰炮怒吼 (第3/6页)
的那份电报。 在这场炮战中,日本战舰完全被动,甚至无法还手,因为日本驱逐舰上的mk45型舰炮的最大射程不到三十公里,只有在发射对地打击弹药时超过四十公里,而在海战中根本用不上对地打击弹药。不是炮弹的威力不够,而是在海战中,打击的是移动目标,而对地打击弹药只能对付固定目标。 日本战舰面对的是六艘中国战舰上的六门一百五十五毫米舰炮。 在设计核动力巡洋舰的时候,中国海军就打算为其安装大口径电磁炮,增强战舰的对地打击能力。如果电磁炮的性能能够达到设计指标,就能在百分之八十的战斗中,取代昂贵的导弹,或者是顶替舰载航空兵执行浅纵深打击任务,作战消费比远远超过巡航导弹与舰载航空兵。可惜的是,电磁炮的研制进度并不理想,在巡洋舰建成时,连最重要的几种关键设备都没试制成功。结果就是,两艘“北京”级巡洋舰服役时,安装的是为大型驱逐舰研制的电热化学炮。按照海军的安排,第二批两艘“北京”级巡洋舰将安装电磁炮,第一批两艘则在进行中期大修时安装电磁炮。 即便是电热化学炮,性能也比mk45-7型舰炮强得多。 在使用普通炮弹时,电热化学炮的最大射程达到四十二公里,使用火箭增程弹,则能达到一百二十公里。最新开发的远程炮弹的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一百七十公里,与美军开发的对地攻击弹药旗鼓相当。 最重要的是,一百五十五毫米炮弹的威力是一百二十七毫米炮弹的两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