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二十九章 初显身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初显身手 (第3/6页)

频率上工作。如果事先获取了目标信息,比如由预警机提供的情报,在进行搜索的时候,雷达会根据与目标的距离以最低功率工作,并且以捷变方式在几个频段上发射电磁波。

    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了被敌人发现的概率。

    当然,这么做也有一个极为明显的缺点,即雷达获取的目标数据不够精确,只能作为导弹的中继制导指令。如果需要攻击高机动性目标,还得在导弹进入自主攻击阶段前,由战斗机再次启动火控雷达,以最大功率照射目标,让导弹获取精确制导信息,或者由战斗机提供精确制导信息。

    预警机属于高机动性目标,所以战斗机必须跟进。

    毫无疑问,这套雷达肯定价值不菲。

    在全球范围内,只有洛马公司推出的f-22c与f-35ablock12批次的战斗机上,配备了性能类似的火控雷达,而且销售价格都高得离谱,连沙特、阿联酋等靠石油赚得盆满钵满的富国都买不起。

    因为j-22b的定价本来就比f-35a低一些,所以在对外销售时,低可探测性火控雷达只是选择装备,即只有在客户提出需求后才会配备。直到五年之后,j-25b面世,才成了标准配备。

    还好,中国海军的所有j-22都配备了低可探测性火控雷达。

    主要是j-22的采购量并不大,三支舰载航空兵联队总共只有六十架,算上备用的也只有一百架。此外,j-22是海军舰载航空兵的主力制空战斗机,要求制空能力超过j-15b,也就没有必要在雷达上做文章。

    仅仅五秒钟,“费尔康”上的被动探测系统根本没有做出反应。

    因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