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七章 实干阶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实干阶段 (第5/6页)

充分合理的利用航母的战斗力。

    鉴于航母漫长的建造周期,在海军建设中,牧浩洋既强调了建造新航母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利用现有装备的重要性。

    所谓的现役装备,就是从乌克兰购买,后经全面改装的“黄帝”号。

    最初,中国宣称“黄帝”号是一艘以科研、训练为主的航母。事实上,“黄帝”号也确实没有参加过实战。

    东海冲突爆发前,“黄帝”号刚刚完成整装训练。

    虽然腾耀辉提出过让“黄帝”号参战,但是被黄峙博拒绝了。一是东海战场狭小,没有给航母的活动空间。从长江口到九州岛南端,东海的最大宽度还不到一千二百公里,在岸基战斗机的作战范围之内,航母即便在长江口活动,也容易遭到打击。二是舰载航空兵的主力战斗机是由j-11发展而来的j-15,而且没有像j-11c那样更换电子设备与发动机,战斗力远远比不上j-11c,四十多架的机群规模也很难满足大规模空中作战。三是“黄帝”号在编制上隶属于中央,由总参谋部代为指挥,并不属于任何舰队,而且从未与东海舰队进行过协同作战训练。

    随后的高强度战斗证明了黄峙博的判断。

    相对而言,在广阔的南海,“黄帝”号更有意义,因此在七月初,黄峙博已经向傅秀波提出,把“黄帝”号派往南海舰队,并且充当舰队旗舰。只是傅秀波还没批准,主要是“黄帝”号的战斗力非常有限。

    原因无二,“黄帝”号在恶劣电磁环境下的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