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二十一章 夺回失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夺回失地 (第2/6页)

与轰炸行动,而是后撤一百五十公里后,与快速战斗支援舰会合,进行弹药补给。舰队里的护航战舰也将进行燃油与弹药补给。

    当然,这不表示舰队没有参与打击行动。

    当天晚上,两支航母战斗群里的十艘大型战舰,即两艘“北京”级巡洋舰与八艘配备了电磁炮的驱逐舰组成“炮击编队”,在湄公河口,对越南南部地区的主要军事设施进行了高强度炮击。

    为了支援这十艘战舰,海军还出动了数架大型战略侦察机。

    炮击从十点三十分,持续到八日凌晨四点,十艘战舰向方圆二百四十公里范围内的二十八个目标投射了一千八百枚大口径炮弹。炮击的命中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比预期的高出了十五个百分点。

    因为主要打击暴露在地面的目标,所以炮击的打击效率不比轰炸差。

    更重要的是,炮击具有更高的突然性,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在对付胡志明市南部的越军兵营时,十艘战舰上的十二门电磁炮在三十秒内投射了六十枚炮弹,而且所有炮弹同时落下,对相当于十个足球场范围内的军事设施、以及暴露的军事人员构成了毁灭性打击。仅仅这一轮炮击,就击毙了四百多名越军官兵,摧毁了上百台军用车辆。

    从效费比上看,炮击的优势更加明显。

    拿打击越军兵营的这场炮击来说,如果由战斗机进行轰炸,算上弹药、燃油、战斗机折旧等,总费用是炮击的十倍以上。

    尝到炮击甜头之后,海军官兵肯定有点后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