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 乘胜追击 (第4/6页)
平壤市区内,有十万栋房屋被摧毁,还有大概同等数量的房屋遭到严重破坏。虽然朝鲜政府没有归咎于志愿军,而是把这笔账算在了“可恶的侵略者”头上,但是现实却是,在大批人员陆续返回平壤的时候,黄峙博还得让总后勤部尽快送来十万套板房,以安置朝鲜民众。此外,他还得动用一批工程人员,在平壤郊外搭建送来的板房,无形中增加了后勤保障负担。 三十万吨粮食不算多,如果供三百万人食用,最多坚持三个月。 问题是,如果有这三十万吨粮食,在三个月内,志愿军就不用分出力量运送粮食,可以向前线运送更多的作战物资了。 至于燃油,主要供军队使用,也非常重要。 韩军这么一搞,黄峙博不得不从更加现实的角度考虑问题,即在光复平壤后,志愿军有没有必要再接再厉,向开城进军。 打不打开城不是问题,在何时打才是问题。 当时,在志愿军司令部里,这个问题也存在很大的争议。 大部分参谋都认为,在已经取得了重大胜利,特别是在第2步兵旅投降后,已经达到了全歼美军四个主力师的战役目的,还实现了光复平壤的战略目的,因此没有必要立即攻打开城。 只是,仍然有一部分参谋认为很有必要立即攻打开城,而且以高级参谋为主。 最积极的,就是戚凯威、母祁铁、杨禹方、周渝生与牧浩洋。 不管怎么说,他们最接近黄峙博,也最清楚总司令的想法。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