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三十四章 中流砥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中流砥柱 (第5/5页)

2不能按期服役,海军很有可能用j-22m全部替代j-22与j-15b,把舰载战斗机数量提高到九十架以上,从而全面提升作战能力。

    随着“昆仑山”号与“天山”号服役,这两艘航母成为了中国海军的中流砥柱。

    问题是,在牧浩洋眼中,航母并非舰队的核心力量,至少在执行进攻性任务的时候,航母的作战效能已经受到挑战。

    改变,正是那次没有对外公布的模拟演习。

    在演习中,牧浩洋利用新技术打造的舰队,彻底击败了腾耀辉指挥的航母战斗群,不管在海战、还是在对地打击中,都取得了绝对胜利。也正是这次演习,拉开了海军装备技术革命的帷幕。

    按照牧浩洋的判断,在未来海战中,航母仍然无法替代,但是航母的战术用途,必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说得直接一点,舰载航空兵不可否缺,却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在所有战斗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归根结底,还是技术引发的战术革命。

    在未来海战中,航母将回归本色,即主要承担舰队防空与远程打击任务,舰载航空兵将是主要远程打击手段,但是在海战战术变革的大背景下,其他辅助性战舰的地位将得到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各种新式战舰。只有合理利用舰队里的各种作战力量,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事实上,这也是这几年来,中国海军发展的重点方向。

    正是因为把重点放在了辅助战舰上,所以在外界看来,中国海军有点不思进取,甚至在走回头路。

    至于其中的原因,只有牧浩洋、腾耀辉等少数几位海军高级将领清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