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渐行渐远 (第3/6页)
、合理与公平的市场竞争体制,并没涉及到外资企业,但是有远见的人都知道,随着更有活力的民营企业逐步主导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中国肯定会大力扶持民族产业,逐步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这么做了。 二零一六一年一月一日,中国政府以市场过饱和、产能大于市场消费水平为由,取消了所有外资汽车厂与合资汽车厂享受的税收、土地使用与能源供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随后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公用车必须低于十五万元,且为采购国产汽车提供补贴等政策,极大限度的限制了外资与合资车厂的在华业务,为羽翼渐丰的国产车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比如在二零一七年底,第一架国产直线民航客机下线,中国政府出台补贴政策,为所有采购国产飞机的民航公司提供财政补贴,随后包括国航、南航、上航在内的十多家国营航空公司取消了从波音与空客订购的客机。虽然随后美国与欧盟就在世贸组织提起起诉,认为中国的财政补贴政策,违背了公平贸易的原则,要求中国取消补贴,不然将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但是这场官司很难打,因为中国政府可以不提供补贴,却能以其他方式做同样的事情,比如通过国营企业的上级主管单位、即国资委向国营企业注资,或者减免国营企业的上缴利润。 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排他性政策,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日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