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十八章 双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双输 (第2/6页)

这不仅仅是中国,也包括了很多发达国家。

    德国与日本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崛起,先后成为全球第三大与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实业。

    中国没了实业,将什么也不是。

    虽然国家领导人很快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国内的私营企业,但是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即让私营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进入高利润行业发展壮大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平心而论,傅秀波顶住压力,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而且在战争结束之前就与朝鲜签署了多份经济合作协议,就是想“借鸡生蛋”,让更加擅长把握机会、嗅觉更加灵敏的私营企业在朝鲜发展壮大。

    战后四年,他的预测变成了现实。

    通过在朝鲜开采资源、帮助朝鲜进行战后重建、开拓朝鲜的消费市场等等,中国的私营企业完成了从弱小到强大的转变。

    也正如他预料的一样,积累了资本的私营企业开始反攻本土。

    私营企业的回归,成为推动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动力,也为中国的第二次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

    或者说,埋下了种子。

    虽然这颗种子已经发芽,但是还没有成长壮大。

    只要有良好的环境,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迟早会成长为撑天大树。

    问题是,强大的私营资本,绝对不是一颗埋在地下的种子,也绝对不是一颗刚刚冒出地面的嫩芽。

    为了成长,这股强大的力量必然会努力争取更加优越的条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