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六十六章 硬骨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硬骨头 (第3/6页)

结底还是与黄峙博本人有关。

    打了一个多月,空军与海军出够了风头,连没有正式参战的二炮都派遣技术官兵,在二线战场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唯独只有陆军、特别是正规部队,一直没有获得上场机会,还被黄峙博一再推迟入朝时间。

    显然,陆军官兵非常不满。

    因为不敢直接顶撞黄峙博,所以只能在别的地方发泄,比如在策划战役行动时,通过合理方式表达不满情绪。

    可惜的是,黄峙博不是那种“通情达理”的司令官。

    在做出决定后,别说作战部队的军官,连司令部的参谋也无法影响他。

    黄峙博选择在东线开打,而且以咸兴为主要突击方向,除了猛击联军防御最薄弱的蜂腰部之外,就是盖马高原更利于大部队隐蔽。

    第一次地面战役的成败不在于投入多少兵力,也不在于消灭多少敌人,而是能否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即在联军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起进攻,迅速取得突破,从而一举扭转战场态势,让联军不得不按照志愿军的节奏打。

    只要掌握了主动权,接下来怎么打,都不是问题。

    从理论上讲,黄峙博充分利用了“地利”。

    战斗开始后,黄峙博的选择立即得到证明。

    虽然在盖马高原上发起突击,三个主力集团军的装甲部队都难以发挥作用,崎岖的道路让很多主战装备不得不放慢速度,甚至不得不把工程兵顶到前面,一边修复被联军炸断的桥梁与坍塌的隧道,一边向前推进,从而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