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五十章 匿踪突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 匿踪突击 (第3/6页)

愿军就证明了f-22a并非不可发现。

    战后,美国公布的一些资料也证明,f-22a的隐身能力并非十全十美,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探测到。

    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f-22a只是雷达反射信号弱,不是不反射电磁波。

    从理论上讲,f-22a是把电磁波反射到八个主要方向上,从而削弱了其他方向上的反射信号。

    因此,只要在这八个方向上有雷达接收机,就能截获f-22a反射的信号。

    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就是利用这一点,多次探测到了f-22a,并且组织了有效的防空拦截。

    只是,当时的技术手段还不够完善。

    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支持建立多基址雷达,也就不可能保证随时都能探测到f-22a。

    战争结束后,中国军队花了很大的力气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参与探测的各部雷达的同步性,即让多部雷达同步工作,从而形成多角度的探测系统。

    积极参与此事的不仅有空军,还有陆军与海军。

    原因很简单,获取探测隐身飞机的手段,即关系到制空作战,也关系到国土防空与舰队作战。

    相对而言,陆军的问题最好解决。

    部署在地面的远程警戒雷达都是固定的,而且可以通过有线网络交换数据,很容易做到同步工作。

    其次就是海军舰艇。

    不管怎么说,战舰上有足够大的空间,能够容纳更多的设备,而且舰队里的战舰协同行动,距离较近,能够通过高带宽战术数据链交换信息,使雷达同步工作。如果激光定向通信系统研制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