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四十一章 入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入朝 (第2/6页)

 按照作战安排,工程兵将在大部队过河之后,在鸭绿江上搭建数十座浮桥与舟桥,以便跟进的后勤保障部队迅速通过。

    至于作战部队,则会在后勤保障部队之前过江。

    为了保证隐蔽性,避免提前暴露会战企图,三个重装集团军的近五万作战人员被分成了成百上千支小部队,在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之内,逐一跨过鸭绿江。这些部队在渡江之前均已换上人民军的制服,伴随运送日常生活物资的车队入朝。到达南面的集结阵地后,他们将临时替换驻防的人民军。

    最难处理的是主战装备,特别是坦克、战车与自行火炮。这些外形独特的主战装备很容易辨认,甚至能被e-8c甄别出来。如果美军发现了出现在鸭绿江南岸的主战装备,就能断定志愿军已经入朝。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戚凯威想了很多办法。

    按照司令部的安排,主战装备渡河行动由司令部直接指挥,利用联军战场监视系统换班的间隙,迅速渡过鸭绿江。

    这种方式,对部队的行动速度与协调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根据以往获取的经验,e-8c换班时,间隙时间最多二十分钟,最短十五分钟,而且每架e-8c的巡逻时间为八个小时,比钟表还要准确。因此要想在二十四小时内渡河,就得分成成三个批次。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母祁铁调来了两架kj-2000,轮番监视e-8c。

    还好,e-8c对地面装甲集群的探测距离最多只有三百五十公里,而kj-2000能在六百公里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