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二十五章 奋起一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奋起一战 (第4/6页)

击日本本土,更谈不上占领日本了。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日本当局最担心的应该是战争造成的长期影响,特别是对经济的影响。原因很简单,日本要想重建军队,而且是一支战斗力更加全面的军队,必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只要美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日本就不会犹豫。”

    黄峙博与陆风烈都暗自叹了口气,显然在战略上,美国又走在了前面。

    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连黄峙博这种“好战派”军人都意识到,在战略上取胜的不是中国,而是在战场上一败涂地的美国。可以说,从战略层面出发,中国要跟美国斗,还差了一些火候。

    只是,美国主动挑衅,中国能够退让吗?

    或者说,退让就能让中国的处境改善吗?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在美国设计的战略大局中,中国退缩只会让美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只有奋起抵抗,才有机会争取到对中国最有利的战略局面。

    第二次朝鲜战争,足以说明问题。

    如果傅秀波当时做出的决定不是出兵,而是坐观其变,美军早就打到鸭绿江,把枪口顶在了中国的额头上。虽然美国不会冒着全面开战的危险、或者说冒着遭到战略打击的风险入侵中国,但是在美军陈兵鸭绿江南岸的情况下,中国根本不可能关注其他地区,甚至无法阻止台海局势恶化。可以想像,在包围圈收拢之后,美国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利用台海问题彻底打垮中国。

    那么,如何才能争取到最大的国家利益呢?

    “老傅,这件事,我们最好压一压。”

    “怎么压?”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