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四十一章 孤注一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孤注一掷 (第4/6页)

且给出了较为准确的结果。

    在这份报告中,中国舰队走巽他海峡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八十。

    至于是怎么得出这个结果的,今井利村并不关心,他只知道,参谋依照的是美国海军的评估标准。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就采用了科学评估法,并且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在苏里高海战中,美军就对日本舰队的航线做了评估,而实际结果与评估结果相差无几。

    如果这个评估结果没有错,印度舰队就得盯住巽他海峡。

    只是,有了评估结果,不等于取得胜利。

    处理现实问题时,今井利村遇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麻烦,即“维克拉马迪亚”号与“维克兰特”号航母战斗群最快只能在傍晚到达。因为三支航母战斗群在海上活动数日,期间高速航行了数十个小时,燃油所剩无几,所以要么立即进行海上补给,要么把巡航速度控制在十六节以内,不然没有足够的燃油在二十八日凌晨进行战术机动,甚至无法保证在战斗机起飞时全速航行。

    别忘了,三艘印度航母采用的都是跃飞甲板。

    要让f-35c、mig-29m与lca以最大标准起飞,就得让航母全速航行,不然就得降低起飞重量。

    这个问题非常突出。

    f-35c的情况还稍微好一点。按照今井利村的安排,f-35c是主力制空战斗机,即便只携带三分之二的燃油,作战半径都超过了执行打击任务的mig-29m与lca。如果交换作战任务,让f-35c外挂反舰导弹,作战半径也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