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最后冲刺 (第2/6页)
的验收试飞,主要检验j-30的战术指标,以及系统整合性能。说得直接一点,验收试飞的主要工作是整合战斗机与武器系统,比如进行各种弹药的投射测试,对火控等电子系统进行检测。 因为不属于工程项目,所以j-30在完成工程试飞后就已定型。 即便在验收试飞中发现了问题,也不会进行大幅度改动,只会针对问题进行修改,战斗机的基本性能不会出现变化。 也就是说,成飞能在这个时候为量产做准备。 这一点,也在验收试飞中体现了出来,即交付的是小规模量产型,二十架j-30在完成验收试飞后,最多只进行相应改进,然后就将交付给空军,作为第一批正式装备型在空军中服役。 当然,此时的j-30是一种典型的制空战斗机。 用成飞总工的话来说,j-30在设计的时候,没有一公斤的重量为对地打击服务,所有都针对制空任务。 对中国空军来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j-30服役前,j-20的各种型号的总装备量已经超过七百二十架,此外还有一千五百余架j-22。j-20后期的几种型号,均以对地打击为主,而j-22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机。只要j-30夺取了战场制空权,j-20与j-22就能完成所有对地打击任务,没有必要用j-30执行打击任务。 在j-30实现小规模量产之后,j-32也在六月底完成工程试飞,开始小规模量产。 因为在机体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即j-32要在航母上起降,结构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