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 暂定十月十五 (第2/6页)
也能调集第二步兵师、第三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在志愿军无力挺进的时候发动进攻。 结果不言而喻,就算打赢了,志愿军也守不住战果。 明智的选择,是在积蓄起足够的力量后,发动决定性的进攻,而不是在战线上跟联军小打小闹。 回到北京,得到陆风烈与傅秀波的肯定答复后,黄峙博更加坚定了打大仗的想法。 既然能在第一次战役中让两个美军陆战师全军覆没,那么在准备充分后,就有更大的把握在西线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只是,实际情况仍然不够理想。 谈判破裂时,第五十四集团军、第十三集团军与第四十七集团军已经进入朝鲜,只是没有到达前线。 虽然第三十九集团军、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的补充工作正在进行,大批补充兵员已经到达,但是三个主力集团军的情况仍然不够理想,很多从其他部队抽调来的主战装备还没有完成适应性改装。 以志愿军的情况,能在十月十五日发动进攻就非常不错了。 事实上,最大的问题不在作战部队,而是在后勤保障上。 打到这个时候,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仍然不够充分。 不是保障力量不够,而是工程兵太少了。 第一次战役期间,联军的空中打击很难对志愿军的地面部队构成威胁,所以在战役最后三天里,联军重点轰炸了志愿军的后勤保障线,反复轰炸桥梁隧道。虽然志愿军已经做了相关准备,比如调集了上千台工程车辆,向朝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