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抽身 (第2/6页)
的国家。只要印度发展壮大,中国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地位就不再是不可取代。说得直接一点,除非中国在此之前建立起完整的经贸体系,不然就会被印度取代。战争只是政治斗争的手段,而政治斗争又是为经济服务,所以只要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中国就不具有威胁。 那么,中国有能力在印度崛起之前建立起完整的经贸体系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因为中国要想建立起完整的经贸体系,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与更加重要的海外资源,也就需要扩大国际影响力,在更多的地区成为主导力量,而南亚是中国必须控制的地区。 也就是说,即便日本与印度不发动战争,中国也会在某个时候发动战争。 美国的战略,正是基于这一点:迫使中国发动一场针对印度的战争,然后将南亚变成中国的“滑铁卢”。 显然,中岛俊夫策划的战争,打乱了美国的战略安排。 中国获得了打击印度、遏制印度崛起的机会,肯定不会轻易罢手,更不会因为美国介入而撤军。 摆在麦克米伦面前的问题很简单:输多、还是输少。 丧失制海权之后,战争拖得越久,印度就输得越惨。中国已经表态,如果存在印度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风险,中国将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而不是等到印度的核弹头落下后再进行反击。战争拖下去,中国不但有可能帮助巴基斯坦轰炸印度本土的军事目标,还有可能出兵攻占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至少会占领布莱尔港,而印度肯定会以战略报复相威胁,从而让中国获得先出手的理由。 在这个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