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慕林 第280节 (第9/14页)
书先生自然没有门路打听到实情,所以他自个儿就编了一个故事出来。 根据谢慕林曾经看过的演义故事、戏剧故事以及三弟谢徽之那儿收集的一些话本,她大约能看得出来,说书先生本来编的故事,有许多情节都是挪用自《三英战吕布》、《赵子龙单骑救主》、《长坂坡》等几个说书本子的内容,特别是一些对主人公袁小将军的描述,还有他跟敌国大将军王父子之间交手的情节等等。就连定场诗,都是套用现成的路数,稍作修改写成的。整体上,那就是一个很普通常见的英雄单枪战敌将的故事,可以套用到许多武将头上。之所以能说得万太太连声赞好,完全是因为那位说书先生的节奏掌握得好,把故事说得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谢慕林自己翻文本底稿,就一点儿都不觉得精彩,反而认为好些生搬硬套的形容词太搞笑了。而且她找萧瑞打听过袁小将军立功的具体过程,哪怕细节上未必事事清楚,她也清楚这位年轻的英雄是带着大队人马把敌国大将军王父子俩包了饺子馅,而不是跟他们分别单打独斗,才抓到了人的。过程中固然有一场混战,可他真的没使丈二银枪。袁家是祖传的刀法,袁小将军常用的是一柄从亡父那里继承来的绣春刀。 还有,袁小将军固然是立下了耀眼的军功,但他本人其实是位指挥专业的人才,通常很少亲自上阵杀敌,主要是带兵的本事强。 就象萧瑞在开平卫待了几年,又凭军功升了官,但他其实在开平卫主要是负责后勤工作,特别擅长调配军粮军资,是在运送军粮途中遇到了逃窜的敌将,顺手把人砍了,才立下了大功。 这两位青年小将,其实都不是那种见了敌人就莽上去的类型,都是用脑子的那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