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4章 吃李大户去 (第2/6页)
超反对迁都,说是因为大敌当前,朝廷迁都时机不对,而不是不应当迁都。现在吐谷浑、突厥都安抚住了,而朝廷也收复了朔方,如今局势正稳。朝廷无外忧,也无内患,此时迁都,倒没问题。” “迁都也应迁洛阳啊,为何却要选个襄邓?”高士廉道。 “洛阳一来久经战乱,残破不堪。二来,论起地理防御形势,也不如襄邓。” 洛阳的优势在于紧依黄河,而且杨广当年营建新都洛阳后,把运河挖通,使得洛阳正好处于南北运河的中点附近,加之有黄河水运之利,使得洛阳确实拥有不错的条件。 但自隋末起,洛阳一直打仗,彻底打破了。 十几年前才营造的新都洛阳,也早在被唐朝攻破之后,给拆掉了。现在想一想,其实有些可惜了。 若是当初没拆掉洛阳宫城,就可以用现成的了。 当然,洛阳的防御安全形势,不如长安。长安号称关中四塞,居于一隅,安全性能要比洛阳高,洛阳四战之地,虽说也有八关,但总体来说远不如长安。 这也是当初太上皇时,选襄邓不选洛阳为新都的原因。 襄邓的安全形势,仅次于长安,却是远高于洛阳的。而且襄邓一带其实是一个较大的盆地,又有汉水穿过,北面黄河南面长江,东面淮河,防御和转运都远超长安。且新都迁到襄邓那么京师东移,处于天下中心,有利于管理这个庞大帝国,尤其是对东部的管理加强。 “在襄阳和邓州之间建一座新都,最大的问题还是营造的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