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8章 天子镜 (第2/6页)
朝廷,就直接招降纳叛了五万降卒,使得朔方镇的兵额从五万暴增到了十万。 李超想干什么?私自招降纳叛,增兵至十万,他真的只是为了对付突厥人?他有没有其它心思? 也有人弹劾李超在朔方镇私设兵制,不用朝廷的总管营将等,而用兵马使、指挥使等职名,不用军、团、旅、队,而用什么厢、军、营、都、队、伙,兵制职名,那是朝廷才能变动的,李超一镇节帅,凭什么这样改动? 更有人认为,既然李超不打突厥了,而朔方又收回了,那朝廷没有丝毫必要再保留朔方镇这个区划,朔方八州应当归入关内道,要么就干脆再设一个朔方道。而不是保留这个朔方镇,朔方镇的职权太重了,这跟原来的行台有什么区别?李超一人把朔方八州的军政财赋人事等统统都管了,这不正常。 既然朔方平定了,那李超这个主帅就应当回朝,缴还兵符印信。 弹劾李超的奏章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只是胡乱攻击。有一些,则也确实说到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朔方镇还有无保留的必要?李超在朔方镇招降纳叛,扩军那么多是否有必要?还有李超为何要用一套新的兵制和武职名? 不过这些疑问,李世民在仔细的考虑了朔方的局势,还有唐突的势态之后,还是抛到了一边。 对于弹劾李超的那些奏章也全都留中不发了。 一个月收复朔方的是李超。 而直接用谈判,就把河曲地全都收复,没有引起大唐和突厥现在就开战的也是李超。 现在唐收复了朔方收复了河曲,灭了梁师都这个心腹之患的同时,却还没跟突厥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