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3章 竹盐 (第2/5页)
,朝廷钱的含铜量越低,那么铸假钱的利润就越高,当然假钱就越多。 而开元通宝的含铜量就很高,抛开铸钱来说,这钱里面含的铜,甚至都已经超过了钱的本身价值了,那些不法商人直接把铜钱熔了,一贯钱制成铜器能卖六七贯,六倍的利润。 历史上,到了宋代的时候,流行省陌。 就是经常把七百钱六百钱当成一千钱算,为什么这样?因为当时大家是按铜钱的实际价值来算的,六百铜钱含的铜本身就值一千钱了,于是就省陌使用。 这已经不是用钱的货币价值,而是直接用他的本身金属价值了。 这样的好钱,当然没人愿意仿照,仿一个亏一个谁仿。大家就做假钱,劣质钱,但太劣质的容易分认出来,会被拒收,被发现还会被报官,官府查到还会严罚。 所以说,官府用好钱,钱币的信用系统还是能维持的。 一旦官府用起差钱来,甚至以一当十当二十,拿铁做钱,这就要完蛋。因为仿制门槛太低了,甚至别人都不需要做劣钱,他们完全可以做的跟朝廷的钱一模一样,用料一样,工艺一样。 因为再认真做,也不会亏本。 这样的钱流出来,谁知道真假? 大量私钱出现,这等于抢夺了朝廷的铸币税。 而现在,李超等于开了个挂。 新的铸币法,让朝廷可以不用铸成本那么贵的好钱,可以材料次点,成色低点,这样成本也降了,花费的人力时间也少了。 但因为有了新技术,仿照的难度却极高。若想仿的跟朝廷的钱一样,那他们不但仿不出多少,还会亏本,仿一个亏一个。 如果他们做劣质钱,随便仿一下,那这种钱在朝廷的打压下,就很难流出去。百姓商人拒收,官府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