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3章 心服口服 (第4/5页)
他心里不得不承认,李超的这番话,确实很有用。 他这几天仔细的看过了唐渠项目,总觉得光是分地给百姓,让百姓来负责挖这个渠有些不靠谱,毕竟七百里主干渠道,还有五百多条支渠,就算十万户的百姓,几十万口人一起来挖,光是一个管理就非常的麻烦。 要规划,要管理。 但现在,李超随口就又是一个解决方案,拍卖灵州的草场,然后用这钱招标商人来承包这些工程,官府还能留下一些拍卖的钱,做为管理的开销。 从亲自主持管理,到只是监督检验,自然要轻松的多。何况项目分段承包出去之后,那些承包者,自然会有渠道弄来人弄来工具修渠。 “拍卖草场的钱够挖唐渠的钱吗?”褚遂良最后问道。 “够不够,这个要去算的。就算拍卖草场的钱不够,也没关系,灵州的资源很多,要筹钱的方式很多,比如可以直接找李记钱庄借款,也可以拿盐池的承包权、经营权拍卖。多开动下头脑,筹钱不难的。” 朝廷已经正式开始下令征收盐税,现在盐已经受管控。各地的盐池、盐井、盐滩等晒盐的盐户,要想继续晒盐,还得先登记,取得盐户资格。 然后他们经营的盐场,同样还得取得经营权、承包权,得交纳承包费,还得交纳经营的税费。他们产出的盐,不能再向以前一样,自由的买卖。而是必须得卖给官府,由官府收购。 盐户产盐,官府收盐。 然后盐商也得先取得经营盐业的资格,才能在官府手里买盐,商运、商销。买盐的时候,直接就得在盐上加征盐税。 这套盐务新政,都是李超上的折子,为朝廷开源的办法之一。 现在盐税还不高,一斗盐加价十文。如今的粮价还比较高,盐价原本和米价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