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祯帝、我又被国师说教了 (第4/4页)
如果汉灵帝乃是明君,必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江枫则是解释道:“你忘掉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百姓。” “正所谓千年的王朝,万年的百姓。不管王朝如何更替,这中原之地的百姓始终是存在的,他们需要生存,需要安定、需要发展,也需要有人来带领他们发展,能够提供一个安定的大环境。 所以王朝便应运而生,秦变法、一统六国,然而,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何为失其鹿? 便是因为大秦失去了这百姓的支持,筑长城以低于蛮夷、征夫百万、重徭役、最开始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是谁? 是一个农夫,是一个被剥削、被压迫、被比走投无路的人,是大秦的百姓。 可是大秦何曾注意过这些百姓的感受? 圣人有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治国理政非是一日之功,也非一世之功,而是代代帝王为之努力和奋斗。 才能够让一个王朝一直行稳致远,才可能出现一个万世之基业。 然则,没有人能够保证每一代的帝王,都是一位明君。 所以也就有了天下大势分分合合,因为明君很少,昏君倒是太多了。 古往今来,真正的明君屈指可数,而昏君,却是数不胜数。 百姓就像是这些片片桃花,盛开的时候的确好看,可是却也并不是一直都这么好看。 百姓的力量也不会一直凝聚,但是凝聚起来,却可以毁灭一个王朝。” 崇祯皇帝已经没了心思喝酒。 沉默地思考着江枫刚刚的所言,也在通过整个中原大地的历史来看现在的大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