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三百二十八章 买卖城对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 买卖城对峙 (第2/10页)

俄有可乘之机。

    清宣统二年(1910年)日俄签订密约,尼古拉二世对中国侵略更加变得积极,同时加紧怂恿哲布尊丹巴为蒙古君主,以断绝和中国的臣属关系。

    哲布尊丹巴错误的估计了形势,乘中国革命爆发,宣告独立,驱逐清官兵于蒙古境外,俄政府亦同时向清廷外务部提出下列要求:(一)清国承认俄国有自库伦至俄境筑建铁路之权;(二)清国须与蒙古订约三点:甲、清国不得在外蒙驻兵。乙、清国不得在外蒙殖民。丙、蒙人自治受清办事大臣管辖。(三)清国所有治蒙主权改隶办事大臣。清俄交涉仍由两国政府协商。(四)俄饬领事官协助,担保蒙人对于清国应尽之义务;(五)清国在蒙如有改革,须先与俄国商酌。

    俄国向清廷提出这些要求后,正值清廷应付革命军力不从心,皇统亦将不保,自身尚顾不到,遂来不及和俄国交涉。

    只是后来程李系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表演,延缓了沙俄的动作,此刻东北军进驻库伦在即,沙俄决定立即准备作战。

    2月13日,外蒙集中大军宣布成立大蒙古帝国,驱逐清驻库伦大臣三多和他的文武属员。

    2月28日,哲布尊丹巴在库伦登基,组织伪政府,年号“共戴”。

    北京政府自然是严加斥责,并且表示决不承认蒙古的独立,更加唾弃哲布尊丹巴称帝的行为。

    袁世凯召开会议表示,如果蒙古执意不肯取消独立,将派出军队坚决镇压。

    李安生则更加干脆,直接让东北军进入战争状态。

    苏凯的第二十八镇只是一个昼夜的行军,便兵临城下,而此时蒙古军也好,俄军也好,都没有做好准备。

    看到忽然出现的东北军,蒙古叛军简直是以为神兵天降,哪里有这么快的速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