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章 最后通牒 (第5/17页)
便能够动员二十五万的符合条件的民兵参军,也没有足够的军械装备。 东北的两家大型兵工厂以及江南制造局已经是流水线,满负荷运作,加上美国的秘密军械供给协议,也只能满足目前东北九镇陆军以及李安生的秘密势力、老王林等几支铁路破袭武装,加上不超过十五万人的民兵后备役兵力。 也就是说,老毛子即便无法动员百万参战部队,也能在战争初期动员四十万人的兵力,而反观东北,则只能在先期投入十三万的正规军以及十五万人的铁路破袭武装与民兵后备役,这已经是相当艰难的任务。 战争进一步扩大的话,六个月之内,俄军能够动员超过百万的兵力对东北作战,而东北的极限则是三十五万兵力——也幸好俄国军队军备不足训练落后,后备役的素养完全比不上东北的民兵后备役体系。 别说兵力不够,军械物资供应不上,光是庞大的军费支出,就让东北难以为继。 这军械无法自产,只能外购,如此一来,又是一大笔的支出,另有军队所需的各种物资被服等,光是直接花在军械物资上头的,就是一笔大数目。 日俄战争,俄国花了十亿两银子不到,日本则花了十二三亿两银子左右,即便这次对俄作战,规模要小于当年的日俄战争,但是数亿两银子还是要的。 当时日本获得战争胜利,说到底还是资金的支撑,英美借给日本贷款共4.1亿美元,约占日本军费开支的40%。 而东北要对俄作战的话,上哪去借钱? 要是也能借到哪怕只是三四亿两银子,吴禄贞作为东北保安副司令,参谋总长,也敢打上这一仗。 毕竟有时候战争不能以军费来衡量,如果打赢了,即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