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三百零三章 对民族工业的扶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三章 对民族工业的扶持 (第6/9页)

银根紧缩以及市场低迷有所好转。

    张謇眼前一亮,李安生亲自制定的各项证券交易所规章制度都属上乘,实施起来也很成功,不失为一大政绩。

    如果棉纺织企业也能上市融资,倒是个好办法,只是cao作不易。

    “优质棉种的大规模种植,可以参照东北的粮食交易所,从各个环节降低成本,我就不信竞争不过洋货。大生纱厂是不是可以起个头,先走上市融资的道路?”

    大生纱厂是民族棉纺织工业的领头羊,让它来先走上市融资的道路,也是个示范作用,意义重大。

    张謇也很犹豫,毕竟这事关重大,不是件小事。

    李安生自然不能说,你们赶紧步伐跨越大一点,一战开打了,就晚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的棉纺织业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外国棉纺织品输入减少,欧洲各国在华纱厂也无力增加投资,中国市场上纱布价格猛升,原来处于维持状态的旧有纱厂都在战争期中都获得了高额利润,年年扩充并增设新厂。

    但是战争一结束,日本就趁虚而入,外国资本也重新卷土重来,民族棉纺织工业的辉煌昙花一现。

    李安生自然不希望看到中国的民族棉纺织工业只能如流星一般,短暂的闪耀。

    到今年为止中国已有纱锭83 万枚,布机2000余台,初步形成中国棉纺织工业的生产规模,生产各种低支棉纱,供国内市场织布之用。由于机器织布的生产效率比手工织布提高不多,利润不大。棉布在手工织机上织造较为有利,故新兴的棉纺织工厂纺锭发展快,布机增加较少。

    除了要大量种植优质棉种,在机器革新上也要加快步伐,后世中国在一战结束后的几年才开始大规模的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