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一章 阴谋败露 (第2/7页)
动乱中逃向西西伯利亚的那些后备军人,让这为数二十余万的“革命中坚分子”潜伏在西西伯利亚的各个煤矿与铁矿当工人,并且积极购买军火,想要武装一部分军队。 自从东西伯利亚沦陷后,俄国便开始集中人手在西西伯利亚加紧构建防线,加紧开采煤铁等资源,这些曾经的乱兵,都是没有能够在伊尔库兹克动乱中抢上一票能回欧俄当个富家翁的,故而流落到了西西伯利亚,很容易就给高尔基招揽。 并且,由于中国一直没有停止对军工产业的军管,中国的武器弹药仍然在源源不断的被制造出来,使得中国的军火开始出现了囤积现象,这正好有利于想要掌握武装的布尔什维克。 在高尔基的联络下,布尔什维克拼凑出了一部分资金,秘密的向中国购买了价廉物美的军械,在许多秘密据点囤积起来,以备不患。 后世几年后的俄罗斯内战是二十世纪最血腥的内战,死亡人数在1000万左右,仅红军就发射了150亿发子弹,双方使用的各类枪支也超过了千万支,要是现在就让布尔什维克认识到中国产枪支的好处,将来的大批订单汹涌而来,不知能赚多少钱。 李安生特意设计了“辛亥”式步枪的外销型号,以及对俄型号,使得改进型更加的适合俄国人cao作,也降低了cao作要求。 这款步枪只不过需要改动几个工序而已,成本也要比“辛亥”式低的多。 用来跟莫辛-纳甘对射,还是能占上风,也只需如此而已。 李安生可不希望将来数百万的红军,呼啸着冲进中国的地盘烧杀抢掠。 一个专制的极权的政权,永远是让人望而生畏的,让人心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