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八章 海关之争 (第6/10页)
工程都已经开始,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尤其是中华钢铁公司,已经在安徽的马鞍山等地大肆的开采矿山,圈地挖矿,建造各种建筑,铺设到江边码头的轻轨,手段之大,世界都罕见的很。 要是中华钢铁公司这个忽然出现的庞然大物倒掉,谁都知道,将会影响到整个上海乃至江苏的经济动荡,对朝廷的打击难以想象,任何人都要慎重对待。 李安生的手腕令奕劻也很是佩服,但佩服归佩服,事情不是这么办的,什么都是自说自话,一点都不顾朝廷,反而让朝廷难做的很。 将来在葫芦岛造船厂以及江南造船厂订造战舰,的确能够消化掉一部分钢铁公司的产量,但是毕竟杯水车薪,将来钢铁卖到哪里去? 汉阳铁厂都要给挤垮啊,奕劻就是凭借这个,反复的抨击李安生的大而不当的计划。 “他这么大的手段,这么会花钱,那他去赚啊,多赚点银子回来,何苦要来为难我们。这个中华钢铁公司事先也不打声招呼,还集合了张振勋等一大批的资本,固然是强国之心驱使,但也太过急躁了些。对制造局倒是有好处,至少今后的发展不愁。但是就为了这个,就要大肆的扩张江南造船厂,这就是私心太过。如今还要从海关挖银子,这不是为难我们?照我说,原话封回,让他自己想办法去。只要能从洋人那里夺食,是他自己的本事。” 海关关税自然是给朝廷的,但是都给抵押出去,用于还债,奕劻这也是气话。 《辛丑条约》指定关税和盐税为赔款的担保品,并且税款收入必须存入外国银行(如英国的汇丰银行),清政府不得随意动用,中国从此丧失了对关税的支配权和保管权。 奕劻这也是在破罐子破摔,你李安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