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八章 新的道路 (第2/9页)
是自掏腰包。 为此,他还专门每月三天,登报解释这一行为,这是他自掏腰包,并不是假公济私。 这事情也成为了一时美谈,上海市市长自己掏腰包用汽车与黄鱼车出行办公务,还要登报解释,生怕民众误会,曾经给在上海的许多外国人士认为这是民主的关键体现。 其实,上海的政府人员薪水相当的高,高到需要普通百姓仰望。 但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出现大规模报考公务人员的现象。 为何? 政府编制相当干净,没有任何的冗员,甚至,每天都要从早忙到晚。 上海市政府规定,任何人都不能举荐亲属进入政府部门,每半年一次,对于新进政府人员进行严格审核,而且,每个岗位的新增,都要经过严加审核,不但由政府推荐,还要经谘议局认可,再登报经过民众的认可,才能够实行。 政府部门每新增一个岗位,所要付出的代价都极大,又暴露在了公众眼前,很多人都熄了将亲朋好友引入政府部门的心思。 这与武汉那边是极为不一样的,武汉那边是你也来分一杯羹,他也来抢一勺汤,将革命胜利后的果实当做了自家的。 每个政府公务人员新入职后,都要有一年的时间打上实习标签,由民众进行监督,定期要进行汇报,走上上海街头,对民众进行反复宣传,告诉人民,他们用他们的血汗钱交的税,供养他们这些公务人员,他们每天都在做什么,取得了哪些成绩。 在经过民间测评通过,实习期通过后,还有三年的观察期。 上海的这些作为,曾经给批驳得一文不值,认为这是在哗众取宠,许多人都认为,凭借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