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章 问到没问题 (第3/4页)
,都不得不背诵杨锐的研究内容,那格调提升不言而喻。 蔡教授不知道杨锐的野心这么大,只是讶然的看了他一眼,道:“建立蛋白质数据库是很费钱的。” “只是长期规划而已,前期还是研究蛋白间相互作用。”杨锐想了一下,道:“我们可以从表面等离子共振开始做起。”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需要应用计算机,而这个特质显然吸引了最多人的注意,杨锐也就从这方面下手。 使用计算机技术,在80年代是明显的用钱换论文的行径,因为包括美国在内,此时大部分学校和机构都缺少应用计算机。 不管是小型机还是大型机,就现在的运算速度,一个月做不了几个实验,使用和保养都麻烦,如加州伯克利分校,或者常青藤一流的大学,倒是想买就能买,但在北大清华,那还是相当稀罕的。 另外,全英文界面的计算机也阻止了它的普及。 要懂点英文,还要所在的学校和机构条件不错,最后要自己的项目有价值,最后的最后还要能申请的到机时,种种条件叠加下来,让在场的教授和副教授们也觉得计算机新鲜。 蔡教授则是属于不觉得新鲜的人,微微皱眉,道:“计算机的预算,,咱们系批不出来。你能用华锐实验室的计算机?” “我可以借用一两个月的时间,但不能一直借用,我可以申请一个国家级项目,用项目经费购买。”杨锐不想让华锐实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