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八章 等咱有了钱 (第3/6页)
?也需要一天时间吗?” “恩,我也再想想。”黄茂比涂宪夫妇其实更犹豫,因为他所在的北大条件更好,他本人的前途也更光明。 原本,继续兼职的工作,是黄茂和涂宪夫妇等人觉得最自然最好的方式,毕竟,升级版总是比原版好,而二代往往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做实验是可以忍受不确定性的,人生的不确定性……这个命题就太大了。 倒是魏振学,乐呵呵的看着商品目录,拿着铅笔就划了起来。 他本来就不想在煤研所做了,现在等于是变相涨薪,脑袋里想的只是怎么花这笔钱。 …… 出了门,王晓芸和涂宪并排走着,越走越慢。 许久,涂宪问:“怎么办?加入吗?” “你怎么想?” “我也说不上,就是现在辞职,挺可惜的。你快评副教授了,最近的几篇论文也发的好,特别是《CELL》上的论文,有你的名字,你破格提拔副教授都行了。” “你不是也有署名?你们所什么态度。”顶级期刊都是允许多人数名的,一口气二十人乃至三十人署名的论文都很多,因为许多论文就是需要二十人乃,三十人乃至三百人才能做出来,在这种状况下,一些人本来都失去了署名权的。 杨锐邮寄给《CELL》的论文只有相对较少的5人署名,杨锐作为第一作者,黄茂作为第二作者,涂宪、王晓芸和魏振学作为并列第三作者,属于比较常见的署名模式。 虽然涂宪和王晓芸都是第三作者,但就国内目前的学术环境,这也是无可争议的硬条件了,只用来评职称的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