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四章 时间长时间短 (第2/5页)
的选择。 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分解出来的问题的难度也会有所区别。 换言之,分配任务的人首先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一个研究,负责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做,那整个实验室都只能跟着瞎转悠。 如果负责人知道怎么做,问题就非常简单了,即使遇到难点也可以戮力攻关,而不用考虑是否能够突破的问题。 这也是后进科研者的优势,你不用担心这个研究做不出来,因为前面的科研者已经证明了此事可行,如此一来,后进科研者就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如何完成上面。 杨锐尽管不去照抄论文,分解论文等等还是不在话下的。 简而言之,他用不着试错,就能将论文分解成散件。 至于将哪个散件交给哪个人来做,就纯属杨锐自己的眼光了。 到目前为止,他的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 也是他管理了两年左右的实验室,加上前世的经验,虽然不免出错,但他总是能将科研员分配在恰当的岗位上。 尽量不超过他们的能力,又能有点挑战性的工作是最好的。 如果做不到,杨锐往往就会上前帮点忙。 虽然实验水平一般,但杨锐能够参考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而这些又进一步的拓宽了他的视野…… 杨锐根据自己的习惯设定的实验方式,看在别人眼里,多少就有些离经叛道。 实验室内的学生们只觉得杨锐有些浪费或者自大,但却颇为羡慕的看着孙汝岳等人。尤其是新人叶凯宁,当天中午吃饭的时间,被同为新人的学生给围成了圈。 杨锐也是到了吃饭时间,才发现唐集中的凝胶实验室和电泳实验室增加了将近10名学生。 “怎么多了这么多人?”杨锐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