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九章 辞职 (第5/6页)
的时间去调教…… 这其实不是杨锐理想中的完美解决方案,他虽然也没有希望招到黄茂水平的未来大牛,但还是期望着至少找到涂宪这样水平的成熟研究员,至不济,也是魏振学和王晓芸一流的超级实验狗。 然而,事实证明,80年代的中国大学水平虽然不行,但那些连工资都发布出来的研究所里的研究员,水平更差。 除了一些太冷门的专业,当研究所日落西山的时候,有本事的研究员都会想办法自谋生路。 而要评价这些生路的话,大学明显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黄茂、涂宪等人能进入大学,坐稳位置,也是水平使然。 而在杨锐只肯开500元以下的薪水的情况下,李章镇找到的多是第二轮选手,也是无可奈何的。 现在的外企都必须开出很高的薪水才能留住人,在深圳,500元的薪水不能说是普遍,也已经不算是稀罕了。 而杨锐的实验室,除了开除高薪以外,也难以与传统学府竞争人才。 不过,500元的薪水也是够高了,再用2000元的高薪挖人,不仅容易破坏实验室的薪水结构,也容易让各个大学产生不满。新人毕竟与涂宪等人不同,后者跟着杨锐做了近一年的实验,各方面都有了积累,光是默契度就不能比。 几天的动荡以后,华锐生物实验室正式运作。 黄茂、涂宪和魏振学各占一张实验桌,做杨锐指定的实验,目前来说,就是从100多公斤的样品中寻找一颗杨锐想要的细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