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九章 辞职 (第2/6页)
出口转内销向来比优质内销货还要受欢迎。 当然,最好的情况还是留在华锐实验室。 比起其他人来说,水平更高一层的黄茂更看好杨锐。 《细胞》是仅次于《自然》和《科学》的世界级顶级期刊,在生物学领域,它的专业性甚至更强,这样的期刊,岂是运气好就能发表的,而且还是一名中国学者。 同样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和北京大学的教授投稿《细胞》,审稿人的态度是绝对不一样的。 如果是面对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论文,《细胞》的审稿人一定会认真阅读,以免自己给出贻笑大方的答案,甚至遇到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的论文,审稿人们都需要仔细阅读以后,才敢给出答案。 但如果是中国的北京大学,或者土耳其的哈斯特帕大学的教授论文,学校名称不仅没有优势,还处于劣势,这时候,就需要教授本人的名气了。 若是行业内有数的顶尖人士,同为领域内强人的审稿人多数是有所印象的,说不定还在某次国际大会中聊过天,互寄过邮件,这样的论文,也会得到认真对待,至少可信度会提高,审稿人不会瞪大眼睛,考虑论文作假的可能。 然而,杨锐可是没有这些资源的。 《JMC》论文中的署名,对《CELL》一级的顶级期刊来说,只是一个入门指导,证明杨锐不是随便寄一篇论文来凑数的。 最终,得到小改的结果,却是黄茂完全没有想到的。 黄茂以前就很佩服杨锐了,这一次却是刮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