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章 士气 (第2/5页)
他实验室里,那也都是顶尖人才。 这种实验室的统和工作往往是经年累月的,不是每名优秀的科学家,都能建立优秀的实验室。 当然,优秀的实验室里是少不了优秀的科学家的。 蔡教授理想中的实验室是卡文迪许实验室——大部分实验室的梦想都是成为下一个黄金时代的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有着非常漂亮的培养制度,他们喜欢吸引外校的优秀毕业生当研究生,并且往往有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者亲自教导。 这是另一个强者恒强的故事,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过的科学家里,共有29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包括电磁皇者麦克斯韦,声爆狂人瑞利,电子元祖汤姆逊,原子天尊卢瑟福…… 进入80年代,卡文迪许实验室略显衰弱,这反而凸显了它的另一面——剑桥大学物理系。 严格说来,卡文迪许实验室,就是剑桥大学的物理系,而这一点,更加令蔡教授迷醉。 如果北大生物系,有一天能发展出此般模样,那真可以说是人生大圆满。 而在蔡教授的规划中,杨锐应当是其中的中坚力量,说不定,还可以作为实验室的下一代领袖。 就像是汤姆逊之于麦克斯韦一样。 蔡教授越想越激动,走到唐集中实验室里的时候,已经暗暗决定,只要杨锐发表在CELL的论文,没有数据造假,就一定要把杨锐保护好。 说到底,杨锐做钾通道项目的时候,也是北大生物系重视不够,这样级别的论文,本来就应该提供充足的经费和人员的。 蔡教授转念一想,能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成果,杨锐也确实厉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