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二章 碳酸饮料不健康 (第1/5页)
80年代的可?可乐运行的是很艰难的,但是,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可口可乐的胆儿也是非常大的,其经营能力亦是强的过分。 在49年退出中国大陆以后,可口可乐的回归始于76年,经过3年的筹备和谈判以后,79年正式进入中国。 应该说,可口可乐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吃螃蟹的外企。 在很长一段时间,可口可乐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晴雨表。 一旦中央发布了什么新的政策法规,外企首先观察的就是可口可乐。 比如在1982年,可口可乐受到了重重审查和限制,同一时间,也正是所谓的改革的倒春寒,许多运气不够和智商不够的企业纷纷垮掉。 可口可乐通过中粮集团,通过各种国内外的关系,涉水通过。 在杨锐看来,可口可乐非常像是大型的跨国制药公司,他们是那种最纯粹的资本公司,没什么节cao,没什么底线,但却能力巨大,为了赚钱,他们却能不厌其烦,不畏艰难险阻的冲破重重阻碍,最终改变世界。zWWx.org 至于被改变的世界是好是坏,他们并不在乎,他们在乎的只是被改变的世界是不是更好赚钱的,这样的企业,与其说是公司,不如说是东印度公司。 不过,在1984年的中国,可口可乐的存在,显然是对中国人有利的。 他们或许没有卖出几瓶可乐,但他们对中国政府的影响,远远胜过可乐本身。 也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对封闭式的中国政府,产生诸多的影响力。 1984年的时代杂志,就有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 可口可乐的工厂设在北京五里店,原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