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二十七章 有求必应 (第4/5页)
一个带着黑框近视镜、有些败顶、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说道:“陈局长,你来说说。” 陈局长急忙点点头,推了下眼睛,对李牧说道:“李总,市人事局眼下关于企业落户指标的问题,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算法,不过总体上的宗旨是在开放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收紧,所以即便是央企也会出现指标不够用的情况。” 李牧心知这个陈局长是想让自己先有个心理准备,于是便点了点头,问他:“陈局长,那牧野科技和淘宝网,每年具体能得到多少落户指标呢?” 陈局长大概盘算了一下,说:“按照算法计算,牧野科技一年三百个指标应该是可以保障的,淘宝网的话,应该能有两百出头,但是不会出太多。” 一年三百个指标,对李牧这样的民营企业来说,确实已经很不少了,除了国家军工单位、科学院和教育部这些级大头每年的落户指标过千位之外,其他所有的部位、央企、国企、私企都不过三位数,李牧这两个公司的指标加起来能顶一个部委。 这时候,陈局长还怕李牧不满意,补充一句:“李总,今年铁道部在京一共也才三百多个指标。” 李牧心里很是高兴,刚想道谢,一扭头品出一点不对劲的滋味来。 皱眉思忖片刻,李牧说:“陈局长,说实话,我们跟央企、国企的性质可是不一样啊!就像您说的铁道部,铁道行业、煤炭行业以及其他的传统能源行业,都是职工本地化最严重的单位,这些单位招人优先都是先找职工子弟,职工子弟招光了还不够用才从社会招聘,而且社会招聘也是优先考虑本地人,所以他一年根本不需要太多指标啊,您给他三百多指标,他不见得能用得完。” 李牧这话一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