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32章 双雄会(下) (第8/8页)
火炮发射剂,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硝含量越大的火药,燃烧或者爆炸的速度越快,力道越猛。黑火药的配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推进剂时,它需要降低硝含量,燃烧相对平稳,让炮弹在炮膛中比较均匀受力,形象的说,就是炮弹被“推”出炮口的;而蒙元却被误导使用了硝含量高的火药,爆炸剧烈,这样炮弹瞬间受力极大,是被“炸”出炮口的。 均匀推动,炮膛受压小,使用寿命就长;猛烈炸出,炮膛瞬间受压太大,使用寿命就短。 蒙元铸铜火炮未经锻压,铸造时内部留下许多微小的缝隙、孔洞,瞬时高压下炮身发生金属形变,炮弹出膛压力消失,在弹性作用下炮身又回到原来的形状,这样一来一回就发生了金属疲劳,那些缝隙、孔洞就会变成致命的裂缝,炸膛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郭守敬等人归汉之后按蒙元铸炮方法进行了试验,大约连续高速发射一百发,就会陆续出现炸膛,所以王恂能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元军方面随着炮兵阵地上接二连三的炸膛,已经陷入了混乱,后方列出凿穿阵型的蒙古武士,也迷惑不解,甚至有人开始向长生天祈祷:远离汉军炮兵阵地,只是射击敌人前沿步兵阵地的大炮也无缘无故爆炸,莫不是长生天降下了天罚? 就连睿智的伯颜丞相也陷入了困惑。 没有机械帮助,手工制造火药的成本极高,财政枯竭的北元朝廷无法承担太多的训练经费,所以炮手万户府的炮兵们,训练时从来不会一口气打上一百发炮弹,从伯颜到阿老瓦丁到普通一兵,都想不到百发之后居然会出现炸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