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1276_531章 决战四:神功与科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31章 决战四:神功与科学 (第2/5页)

打造一支能够野战击败蒙古军的近代化军队,就必须注重机动力,除了大规模使用挽马拖拽炮车、辎重车,训练火枪骑兵部队,让步兵减负、增强机动力也是应有之义。

    大汉帝国的工业机器,很早就能生产欧洲骑士那样的全身甲,但显然,重甲、大马、正面冲刺的战斗模式,早已被拔都西征之役,波兰平原上数万条顿骑士的鲜血,证明了彻底的失败。

    所以,时至今日,汉军步骑兵的标准防护仍然是宽檐钢盔加胸甲,内衬韧性好而不易被箭矢洞穿的茧绸内衣,只不过步兵的胸甲正面要稍长一点,能护住“重要部位”,而骑兵因为双腿跨马,钢甲前襟只能到小腹为止,全套轧制中碳钢盔甲重量不超过十斤,防护力则可无视床弩以下级别的箭矢和几乎所有rou搏冷兵器。

    面、颈、四肢,则是无防护部位,曾经有参谋军官提议增设面甲,只留双目在外,而且重量增加不多,但实验证明,使用火枪的步兵带上面甲之后视野受限,射击准确率和发射频率明显下降,只得作罢;胫甲、臂甲不但大幅增加负重,还导致士兵难以迅速准确的完成撕破纸弹壳、倒火药进枪膛、推弹入膛、抖药面进引火药池、扳开击锤、瞄准、射击这一系列的复杂动作。

    于是汉军的标准防护装备,从诞生之初到成军八年之后,一直没有大的变动,四肢、头颈就成为单兵防护的盲区。

    蒙古军无差别的箭雨覆盖,大部分被钢甲挡了下来,汉军士兵们也小幅度的做着闪避动作,可箭矢实在太多,防不胜防,箭矢射入人体,发出令人心怵的摩擦声,一点又一点的血花在汉军银色的阵型中绽放。

    不断有人被射中了手臂、面颊和颈部,或是自行走下战场去找医务官,或者被作战时兼任战场救护的辎重/炊事班战友抬下去,医务女兵像花蝴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