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48章 牧民新生活 (第4/5页)
他指着铁桶,“尊敬的主人,这也是南方汉人弄来的东西?” “对,这是蜂窝煤炉子,只需要三五块煤,就能烧上一整天,烟气从烟囱里出去,营帐里没有一点怪味,还能调整底下的火门,让火变大变小。”显然巴特尔很乐意向客人们介绍自己的幸福生活,他干脆蹲下巨大的身子,把煤炉子底下的火门开打关小,果然,随着流入炉中空气的多少,火焰也跟着变大变小。 草原上最缺的就是干柴,特别是白雪覆盖大地的时候,现在有了蜂窝煤炉子,白灾也变得不那么可怕了——如果说鸭绒服、棉袄和呢绒给外出的人们御寒,那么蜂窝煤炉子就让营帐里温暖如春。 巴特尔指着炉子,得意的说:“炉子和烟囱加起来不到一百斤,开春了,咱就拆下烟囱,往马车上一扔,到明年冬天继续用!” 叶怜丹和哈撒里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同时想到了,寒冷的冬夜里在丞相行营的门房里值守,如果有这么个蜂窝煤炉子,只怕滴水成冰的冬夜,也会变得不那么难熬吧? 唉,汉人,这是汉人才能造的好东西啊,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弄到呢?或许,穿上普通牧民的衣服,去定远堡买一个? “远来的客人呵,贫瘠的辽东草原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招待你们,且尝尝我老婆的手艺,烤的小羊羔儿rou还算地道。” 哈丹巴特尔的妻子从毡房后面走出,她是个粗手大脚的妇人,脸蛋上两团四季不消的红晕,正是典型的蒙古女子特征。 和客人们一一见礼,她指挥妇女们把菜肴端出,就笑着退出了毡房。 客人们全都失礼的盯着菜肴,根本没人注意到女主人的离开,哈丹巴特尔笑了,既好强又好客的主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天呐,果然是南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