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62章 蛹化为蝶 (第4/12页)
这些人,大罪不犯小罪不断,就像后世的公交小偷一样,你好不容易把他抓住个现行吧,最多拘留十五天就又放出来了,要严刑重罚吧,偷个几文钱总不至于斩首,何况安分守己的百姓,也有一时冲动当街打架的呢,终不至通通流放三千里吧! 于是楚风搞了个铁笼监禁的刑罚,违反治安法规的,除了重罪要抽鞭子,其余一律关进笼子里,在那儿展览示众,进进出出城门的百姓都能看见。 咱们中国人啦,都是好奇心非常强烈的,街坊大婶没事都爱看个热闹,有免费的如何不看?往往笼子外面围一大群人,天马行空的发挥着源远流长的八卦精神。 若是偷钱包进去的惯犯,百姓们自然把他八辈儿祖宗cao个遍,再转着圈瞧他模样,还有大婶牵着小孩教育:“看仔细了,这家伙是小偷,今后上街打酱油啊,可得小心被他把铜子摸走了!” 里面的小偷那个囧啊,恨不得仰天长啸:这位大妈,我至少也得偷几块碎银子吧,您那打酱油的几文铜板,就扔地上我还不乐意捡呢,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只要被关进笼子,小偷漏了脸就没指望在这儿继续干不要本钱的营生了,地痞流氓来这么次,也把脸丢得精光,人家只要笑着说“唉,您那笼子坐着舒服不,还想进去试试呢”,他就再没气性去诈唬老百姓了。 而那些一时冲动犯了小罪的普通百姓,则得到了极大的同情,街坊们多半说句:“兄弟,下次别这么冲动,咱还得守法呀!”搞不好,还有邻居大婶煮好了鸡汤端过去呢! 关押,是法律审判,公开关押,就加入了道德审判的因素,而在宋末这样的熟人社会,道德审判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