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4章 终、始 (第3/7页)
药害死的仇恨,虽然因赵筠身为第一皇后、赵孟頫为国立功,以及政治上弥合江南江北、新儒旧儒之间的裂痕,而不好公开表达出来,但一有机会,他就要暗中贬低一下故宋,仿佛这样就出了口恶气似的。 泉州南少林出身的法华,虽入红尘杀伐之中,身上总带着点禅学修为的淡然,在他看来,李鹤轩的所作所为已有了点恶作剧的味道,谁能想到这位令敌人胆战心惊的情报司长,还有这样的恶趣味呢? 不过,李鹤轩做的事情,终归是替大汉皇帝收拾人心,而且故宋空有勤劳智慧的百姓,沈括笔下神妙的工艺技术,八字军、岳家军等忠勇将士,李纲、宗泽、虞允文、辛弃疾这些层出不穷的忠臣良将,却苟且偏安于江南,让李鹤轩骂一骂也好——至少文章中“不抵抗,如南宋历代皇帝者,非但不能保家保身,死后还要尸骨无存;奋力一搏,或如李庭芝殉国成仁,或如吾皇救国成功,终留清名于万世!”这句话就深得人心,法华细细品味,似乎还有、着一层禅意呢。 无论百姓还是官员、士子中的议论,正和法华所思所想暗合,落葬前的舆论宣传不仅有李鹤轩推动的商办报纸,市井说书艺人的嘴里开始流行《吐蕃僧盗宋皇陵,情报司智擒盗墓贼》,梨园中也有了《帝陵骨》的回目,大力鞭笞邓光荐一干乱贼jianian党,同时对大汉得国之正、天命所归大肆宣扬。 借着为故宋历代皇帝落葬的宣传,无异于把新旧两个时代,奋起抵抗和苟且偏安的结局放到全国百姓眼皮子底下做了个活生生的对照,不抵抗,连皇帝的尸骨都保不住,则百姓将在敌人的屠刀下遭遇什么样的磨难,想想都不寒而栗;追随大汉皇帝楚风,踏上反抗之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