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74章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第6/8页)
卫反击、收复失地的性质,军民容易理解,而燕云之地收回、蒙古再无力南侵之后,厌战情绪是必定会有所抬头的。 对宋人而言,收复燕云就已是数百年来最大的梦想了,西域、草原、辽北,这些地方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过,哪怕目前大汉帝国在华夏故土的疆域,还不到汉唐全盛时期的三分之一呢。 有一种说法,罗斯福为了对日宣战放纵了珍珠港事件的发生,楚风虽不知道此事的真伪,但他登基御宇已有八年,深知政治家为了光明的目的,却不得不与魔鬼交易,放走忽必烈,只为了不让大汉境内的军心民气松懈下来,也给将来出兵漠北留下了最佳理由。 楚风自信的看着地图,从抛弃苏录定战旗北逃的那一刻起,忽必烈已经不配作为他的对手,蒙古帝国和大汉之间的攻守完全易势,之前的猎手变成了猎物,看似孱弱的猎物则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了逐鹿的猎手! “年年征战,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本想与民休息,可民意沸腾到如此地步,嗯,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我大汉君臣便顺天应人吧!”楚风目光炯炯,起身看着北方草原:“传令各地征召新兵、筹备粮草,各部队整军备战……” 陈淑桢横了夫君一眼,这家伙装得倒好,一派仁慈圣君的派头,哼哼,其实仔细想起来,武王伐纣流血漂橹,商汤革命刀钺兵戈,哪位圣君不是战场上见分晓?真要一味仁慈,只怕史上只有个倒霉发瘟的宋襄公! 刚才还拿着报纸慷慨激昂的李鹤轩呢,立刻就恢复了平静,若无其事的将那一大捆报纸卷起——这些道具可是花了情报司、保安司不少心血的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报纸还是梨园戏曲、说书艺人,提到忽必烈都是把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